您的位置: 首页 >热点导读>文字>详细内容

湖南省洞庭湖保护法治成果篇

发布时间:2022-08-30 信息来源: 【字体:

《湖南省洞庭湖保护条例》系列宣传资料之九法成果(一)

 

统筹协调 上下齐动

完善共抓大保护机制

 

洞庭湖治理是一个历史难题,破解历史难题,需要高层、高位、高视野。一年来,在体制机制的运作上,加强组织领导,高位推进。张庆伟书记、毛伟明省长共同担任省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组长,把洞庭湖保护修复纳入对市州党委政府政治巡视、对省直部门及市州绩效考核范畴。省发展改革委承担省推动长江经济带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统筹推进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建设各项任务。全面落实河湖长制,将洞庭湖区纳入河湖长制考核,明确洞庭湖区省、市、县、乡、村五级河(湖)长898名,实现河湖责任体系全覆盖。完善配套政策体系,编制完成《新时代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2021—2035年)呈报国家批复,编制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国土空间规划,出台洞庭湖生态保护补偿机制建设实施方案和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攻坚行动计划等配套政策。加强省际协商合作建立湘鄂省际合作机制,湖区岳阳市、常德市、益阳市、荆州市、望城区四市一区签订合作协议,共同推动洞庭湖生态保护修复。这一系列的统筹协调,上下齐动,将逐步把体制机制的运转推向惯性轨道,成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具体工作运行的习惯。

《湖南省洞庭湖保护条例》系列宣传资料之十法成果(二)

 

 

系统联治 落实行动

生态环境持续改善

 

一年来,在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治理上,组织开展了系列工作。切实抓好污染防治。湖区先后实施五大专项行动、三年行动计划和削磷控磷攻坚行动,突出推进十大领域、九大片区集中整治,强力拆除下塞湖矮围、推动禁养区畜禽养殖全部退出、自然保护区全面禁采、砂石码头全部拆除,制浆造纸企业全部关停。洞庭湖生态环境恶化趋势得到根本扭转。2021年,湖体总磷平均浓度下降为0.063毫克/升,较2015年下降43.7%,其他指标均达到或优于Ⅲ类,西洞庭湖突破性达到Ⅲ类水质。系统推进保护修复。积极推进洞庭湖生态疏浚等重大工程建设,大幅提高生态系统自我修复能力,切实增强生态系统稳定性。清理自然保护区内的欧美黑杨38.64万亩,修复湿地面积66.88万亩,完成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面积2287公顷。三市一区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超过98%,森林覆盖率48.4%,县域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100%,城镇污水集中处理率超过95%。着力维护生物多样性。加大水生生物保护区、稀有濒危生物保护力度,实现重点水域水生生物资源监测全覆盖。全面落实“十年禁渔”要求,严厉查处电鱼、毒鱼、炸鱼等生态环境违法犯罪行为,2021年监测的洞庭湖水生生物种类比2018年增加近30种。打造长江最美岸线划定“一江一湖四水”岸线功能区1038个,完成长江湖南段100个泊位和21道渡口整治,恢复长江干流岸线7.3公里,复绿42.3万平方米,江滩面貌焕然一新。

 

 

 

 

 

 

 

 

 

 

 

 

 

 

 

 

 

《湖南省洞庭湖保护条例》系列宣传资料之十一法成果(三)

 

破旧立新 转型升级

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

 

坚持在保护中发展,发展中保护,走出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新路子。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多式联运的综合立体交通体系初步建立,黔张常、浩吉、石长复线等铁路投入运营,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公路新增通车里程800多公里,岳阳机场投入运行,湘江衡阳至城陵矶段2000吨级航道贯通。能源保障不断加强。洞庭湖地区500千伏及以下电源并网总装机容量达14452兆瓦,新增500千伏变电站3座,220千伏变电站6座。“数字洞庭”建设不断加快。推进三网融合,加快4G网络和智慧城市建设,组建数字洞庭湖南省实验室,实现湖区主要城市无线网络覆盖,建设数字城市管理系统和数字图书馆、档案馆、博物馆,信息基础设施网络基本成型。产业转型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建设高标准农田1295万亩,积极推进益阳市现代农业改革试点,提升现代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健全水稻、蔬菜、茶叶、油料等产业标准体系,成功打造一批特色农业品牌,培育一批产业示范基地。新兴工业化体系逐步建立。化工、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落后产能加快淘汰,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产业加快发展。推进沿江化工和危化品企业搬迁改造,如,有30年发展历史的巴陵石化己内酰胺项目,搬入岳阳绿色化工产业园,既解决了“化工围江”难题,又为产业链延伸“强筋健骨”。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超过530家。打造产业园区集聚平台,形成省级以上工业园区33个,千亿园区5个,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23个,特色产业园区3个。现代物流业快速发展。岳阳市获批全国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常德市列入全国第三批物流标准化试点城市。平江县、安化县、石门县等获批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通关环境得到持续优化,进出口整体通关时间大幅缩减,开创我国中部地区转关进口平行汽车先河。湖区文化旅游产业加速升级。深入挖掘湖区文旅资源,助力打造“天下洞庭”整体旅游品牌。加强黑茶文化、桃花源、洞庭渔歌、马山民歌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加大优秀地方剧种保护传承,生态文化旅游品牌知名度不断提升。湖区城乡面貌不断改善。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岳阳、常德、益阳等区域中心城市功能进一步提升,湖区城镇建设特色突出。环洞庭湖三市一区建成自然村通水泥(沥青)路11781公里,实现“组组通”全覆盖。持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推进污水垃圾综合治理,湖区污水处理设施重点镇实现全覆盖,开展垃圾治理的建制村覆盖率达到100%。

 

 

《湖南省洞庭湖保护条例》系列宣传资料之十二法成果(四)

 

全面融入长江经济带战略建设

 

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是长江经济带特色鲜明的组成部分,是湖南融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板块,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最直接、最实际、最重大的历史机遇,也是洞庭湖生态经济区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当。

抢抓政策机遇,研究解决突出问题。落实国家发改委《加强长江经济带湖泊保护和治理的指导意见》,抓紧对接国家长江经济带战略,统筹研究解决好洞庭湖当前面临的防汛抗旱、水源保障、水质改善、生态修复面临的突出问题,强化水系连通、江湖联动、综合治理,通过修闸调水、引江济湖、河道疏浚、污染治理、生态修复等措施,积极争取国家政策支持,进一步建立完善河湖健康保障体系,为洞庭湖区实施“三高四新”战略,建设“大美洞庭”提供坚实保障。

加强统筹协调,突出“一江一湖四水”系统联动治理。实行江湖协同,河湖共治。统筹推进洞庭湖岸线治污治岸治渔。推动落实《洞庭湖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及我省实施方案,加快实施一批前期工作扎实、生态效益突出的重点治理项目。出台《洞庭湖总磷污染控制与削减攻坚行动计划(2022-2025年)》,全面启动洞庭湖降磷行动计划。

积极编制规划,努力推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迈向更高层次。积极跟进国家“十四五”规划纲要实施和专项规划编制过程,借鉴长三角、成渝、京津冀、粤港澳大湾区等城市群发展的经验,努力将长江中游城市群打造为全国重要增长极。争取国家《新时代洞庭湖生态经济区规划》尽快批复,不断推动洞庭湖生态经济区向更高层次发展。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