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上的清明节
——-常德市图书馆“常悦课堂”第十三期小记
清明节是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的传统节日,被寓以祭奠祖先、缅怀先烈、弘扬孝道的意义。常德市图书馆为了传承发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在青少年一代中营造“移风易俗、文明祭祀、绿色清明、文化清明”的意识,于4月7日在常悦课堂举办了“清明节的故事”绘本分享及手工制作主题活动。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脍炙人口的杜牧《清明》诗朗诵,伴随着静谧的背景音乐,仿佛让人走进了那个细雨绵绵、充满淡淡的思念的场景。
主持人借晋文公和介子推的典故介绍了清明节的来历和习俗,让小读者们系统了解了清明节这一我国重要节日的起源。
随后的手工制作环节中,小读者们在老师的指导和家长的帮助下DIY制作风筝,用五颜六色的画笔在风筝上填涂出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画,表达对革命烈士的缅怀和对亲人的思念。
制作完成后,小读者们迫不及待地展示自己的作品。大家纷纷表示: “这个清明节不仅了解到清明节的来历,而且还亲手做了个独一无二的风筝,太有趣了!”
尊崇传统节日是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中 “坚定文化自信”的积极行动与生动实践,常德市图书馆将定期开展一系列传统节日主题活动,向少年儿童诠释和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涵及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