捐赠地方文献书籍的女诗人
连续几天的阴雨,今天天气放晴,我们刚投入新一天的工作中。突然一道光一样的声影闪进特色文献部,进来一位衣着朴实的白衣女子,背包里全是新书,在了解了我们特种文献的收集目的以后,非常热诚的捐赠了她主编的《中国新诗百年精选》6本。下面简单介绍下这位风一样的女诗人:徐正华,女,汉族。湖南常德人,1965年出生。新诗研究会研究员,中华超现实注意诗刊主编,常德市作家协会会员。曾任《四川人文》杂志编辑,中国诗歌网湖南频道副站长和编辑部主任。作品非常多,而且被翻译成德语、英语等。
谈到诗,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在古代,连剃头匠也会吟诗,小孩上学读书,也是弦歌不缀的,中药的汤头歌,佛教的谒子,都是用诗的语言来写的。对于中国人来说,入世越深,读书越多,诗就作得越好,比如说“杖藜忽避行人去,认得翁来却过桥”“昨日山有信,即今耕种时。遥传杜陵叟,怪我还山迟”这样的诗句,没有很深的阅历,没有对人情世故的深刻理解,不要说作不出,也读不懂、欣赏不了其中的情味。因此,我觉得对于我们中国人来说,诗人的气质是一种入世的气质,是和人间烟火捆绑在一起的,是被人情世故的烟火熏出来的一种气质,就像酿酒一样,时间越久就越好,年纪越大就越甜熟。
因此在宣传诗人与作品的同时,更觉得我们这份工作的意义所在,也更期盼有更多的学者、诗人、作家能把他们的作品捐赠给我们,让地方文献资源永久保存,惠顾子孙。
特种文献部 2019.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