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届阅读之星明维先发言
大家上午好!
我有幸接受市图书馆领导的邀请,有幸地参加这个座谈会,感到十分高兴!能面对各位谈谈晚年阅读图书的感受,能聆听各位的读书体会感到十分荣幸!
我叫明维先,解放后一直从事教育工作,1981年为让女儿顶班而退休,退休后仍被邀请到高考补习班授课。在先后几十年的教学工作中,深感知识匮乏,难以济用,常有读书恨少之憾!
从2002年始,我谢绝邀请,专在家休息,以度残年。谁知清闲过日,难度时光,少时同学,儿时伙伴,相邀相约,进出茶舍,玩牌消遣,弄得精神疲乏,食量大减,疾病开始缠身,自思醒觉,谢绝牌友,订阅报刊,关心国事,“玩心”开始受制,但仍不能根除恶习。有一天,我带着妹夫参观常德市博物馆,返回时,看见市图书馆,我突然觉悟,遂立即打探清楚,决定借书阅读,于2002年3月12日到市图书馆大厅办理了借阅证,至今12年。每月借新书,还旧书,于兹不断。看图书,长知识,增见闻,从此,我每天上午看报纸,关心国家大事,中午休息后看小说,融心智,逐渐地忘掉了坐茶馆打牌。渐渐地,牌友不邀我了,身体也健壮了不少。我今年86岁,身体内除了常见能治的老年病之外,其余器官均属正常,每日三餐,睡眠有时,读书看报有序,饮食有度,恐怕还可活些年!
我借阅的图书,绝大部分是文、史方面的书籍,我从小就有这方面的爱好,我读了五年的私塾,读了“三字经”、“百家姓”,还读“四书易”,“礼春秋”,只可惜当时年小幼,先生只教认字,读背书文,不能讲解,只能“囫囵吞枣”,后来读高级小学,才略懂了过去读的死书,解放后,一边教书,一边自学,又懂了些古书中字句的意思。我在教学中不断地加强自学,逐渐体会到了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在借阅的诸多图书中,特别是有关历史古籍中的人物和事件的过程和意义,我不仅认真读,认真想,以明真义,还加抄录,以兹理解。如我借阅小说《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彭玉麟》等清末名臣的描述时,我觉得这四位前贤,确有过人之处,如曾国藩之教育子女,选用人才;左宗棠之收复新疆等等,我一边阅读,一边将其摘录,以示我的后代。
如果我能在恢复高考后,有更多的历史知识,更多的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我对当时有关学生的帮助会更大一些。
谢谢各位!
明维先
2014年7月12日